今天接到海南电信的电话,表示将前两个月的资费转为套餐资费,其余的进行退款,唯一的缺憾是余额需要去金江镇退款,然而金江镇距离我这里大概三十公里,跑一趟很麻烦。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记录一下前因后果吧:
去年(2024年)九月份的时候在海南电信办理了包半年套餐200块钱,今年年初在小程序上面自己续费了,我记得上面有包半年套餐可以选,所以选了之后然后付费就行。
今年九月份,断网的第一时间就到小程序上看看能不能续约,结果没有看到续约的页面,点续约进去,就是说有欠费需要交清,不交的话没办法进行下一步,于是充了200块钱,当时是想着交的钱可以抵扣套餐费用(显然现在发现是不可能的)。充值的界面没有显示现在是什么套餐,但是有一行字,显示基础套餐到2044年,我想大概就是我办的套餐,交费之后网络也很快恢复了,于是没想太多,接着愉快地玩耍了。
到了前几天(十月底),突然又断网了,我上小程序看,发现又欠费了,但是也查不到钱扣哪了,于是继续充了200,然后到电子发票那里,发现每个月大概扣100块钱左右(客服说是一共230),想想这感觉不对,于是打电话给10000号,但是因为是晚上,没有人工客服。等网络恢复之后,先到工信部投诉了一波,感觉当时的心情是很愤怒的,不过投诉之后想想觉得200多块钱,没必要这么生气,但是投诉还是要接着投诉的。
第二天拨打10000号,走正常流程,查询当前套餐后客服表示只有营业厅能查询到能办理什么套餐,于是打10000号要求投诉,海南电信的做法是用短信发一个链接,在链接上填写需要投诉的东西,然后等着客服回电话就行了。填完之后等了一天时间,也没有人打电话,想起来还有12345,于是到12345上举报海南电信乱收费。
这个时候微信上的工作人员也回消息,说可以到营业厅续费,第二天是星期五,于是星期五去营业厅续费套餐,一切都很顺利,只是不能扣账户里的钱,需要扫码付款。
刚从营业厅出来,就接到电信的电话,电话里客服表示,虽然当时已经发了短信,但是因为宽带登记的号码不对,是一个我未曾见过的号码,所以没办法正常通知到我,然后表示可以退款,客服会帮忙操作,10分钟后看看是否退款,客服的语气有一些急切,感觉到大概是12345在给到压力。虽然依然是要到金江镇去退钱,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不过态度还是不错的,可以接受。

这里想到两个事情:

  1. 情绪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因为被欺诈,被忽视,所以在发觉被扣费之后,我的情绪是愤怒的,但是事情还是那个事情,本来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能处理好的,比如九月份的时候和之前不一样,可以询问微信上的工作人员,可以找10000号,可以找营业厅。但是我没有,只是付了200然后就没管了。事情自然在发展,只是一下子跳过两个月,扣了我两个月的钱,于是我愤怒了,但是我的愤怒既不会让我的钱回来,也不会让我感受更舒服,只会让我的心被情绪浸染,让我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也许没有投诉或者反馈渠道,电信也要涨价到1000一年,但是我依然可以选择联通或者移动(事实上我也给联通打电话咨询了资费,预备在无法续约时转到联通),虽然公网地址我也想要,但是一千多一年确实太贵了,抛开任何情绪,转到联通也是非常合理的。
  2. 投诉和举报永远是旁支业务路径,也就是不应该是正常业务,正常来说,投诉不应该越来越少吗,每次投诉就把做的不好的那块改一改就行,和修bug一样,bug永远都是越修越少了,可能有一些隐藏的东西会让人只能解决表象问题,不过有真正解决问题的动力才能触及根本问题。但是我听客服的表诉得到两个信息:1. 这件事经常发生,所以处理的套路非常熟练了。2. 对于投诉并没有特别重视,说明投诉时常发生,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按理说,投诉多了怎么也要改进一下,但是海南电信就是有很多不改的地方。所以投诉应该是正常业务被击穿后的兜底,如果兜底变成正常业务,那投诉业务就没有兜底了,这也是现在投诉渠道很多,如果只有一个举报渠道,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本来想在暑假的时候去国内的内观中心修习一下内观,不过有事情没有去。
自己在家里学习,但是内观中心的课程好像没有什么教材之类的东西,于是自己找了几本内观禅的书来看。
有时候在集中注意力观察呼吸的时候确实能感觉到全身舒爽,不过除此之外没观察到什么。

上次看github上有个作者说当自己进入沉浸状态时,创作力就会非常强,一天下来几乎就可以写完一个项目。真的感觉好羡慕,我从小到大,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不管是锻炼,学习,还是什么娱乐,游戏也是打不了多久也不打了,新奇的东西能带来乐趣,但是不多久就会失去耐心,然后再难以从这些东西上获取乐趣。大概这也是我在大学挂科很多的原因吧,有时候上课没几节,偷了会懒没听讲,结果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自己也懒得再去翻看下书,而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老师给题和答案。

根据我的理解,内观禅的观察要能看到无常,无我和苦,无常就是表示事物和心理都是在变化的,没有东西可以保持不变,当对某个东西附加正念观察时,就可以体会到它变化的过程。对于自我也是一样的,自我是附加在心上的东西,用正念观察自己,观察自己是如何做出反应的,就能发现自我其实根本不存在,像叔本华所说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存在,自我意识就是本能,和输入有关系。

这两天又下了几本书,等我再研究研究后再更新

来新加坡陪媳妇,顺便在这里玩了两个礼拜

大部分时候都在吃食阁,有点像大学食堂,吃完餐盘得自己返回回收的架子上,基本上有印度餐,马来餐,中餐炒菜,粉面,烧腊,汤粥,点心。
这几天吃了猪杂汤,肉骨茶,羊肉汤,田鸡粥,印度菜,炸鸡,寿喜烧,还在超市买了荔枝和桃,还有一点点熟食和三文鱼刺身

吃的最多的就是肉骨茶了,吃了三家,牛车水旁边的松发,美世界的坤,还有一家在clementi的食阁里面,松发是属于一吃就感觉很正宗的,浓稠的汤底加满满的胡椒香味,吃起来咸香又暖胃。坤感觉也可以,但是分量略少,而且除了肉骨茶没别的东西了。clementi这家就很一般,还挂了个米其林2024的牌子,但是汤很寡淡,肉也柴柴的,卤猪脚也柴柴的。

美世界地铁站旁边的bukit食阁里面有家羊肉汤也不错,得早点去,切出来的就都是排骨,但是有时候草药味会太重。(联想到新加坡肾病概率很高),希望里面没有马兜铃酸。

寿喜烧和炸鸡都是在乌节路上吃的,寿喜烧是自助,可惜我们两个人战斗力都不怎么样,吃个十多盘肉就饱了,感觉上和国内差不多,但是肉的品种和质量不如一绪寿喜烧。炸鸡吃的四只手指,个人感觉鸡腿很嫩,很好吃,算是比较好吃的韩式炸鸡,在深圳吃的几家韩式炸鸡要么都不入味,要么都柴柴的。从小到大,吃过最好吃的炸鸡是以前家附近后门的,那家还有炸鹌鹑,但是炸鸡腿最好吃,他们的炸鸡腿里面还不知道怎么把辣椒油注射进去了,吃的时候咬下去会爆汁,特别香,而且肉不会太辣,第二好吃的就是大学食堂卖的炸鸡,有小时候吃的鸡腿的大概七分左右,就是出品很不稳定,有时候油多有时候又很柴。

田鸡粥也是在美世界对面的,好像30多块钱有7只牛蛙,3只不辣4只辣的,再加一煲粥,粥已经炖的很烂,像芝麻糊一样,配上牛蛙的酱汁,很好吃,而且和国内比完全不贵。一只牛蛙也有半斤了,7只牛蛙三斤多才一百多在新加坡这个地方属实不贵。

印度菜吃了两次,一次在springleaf,吃的prata还有黄油鸡和咖喱羊肉,味道比较一般,但是也便宜,还有一次在小印度吃的印度餐厅,点了一个馕,红咖喱鸡,黄咖喱奶豆腐,还有一个豆腐。咖喱鸡里的鸡全是特别干的鸡胸肉,但是咖喱还不错,和好侍的咖喱块煮出来很像,但是更浓稠,吃完咖喱打嗝都是咖喱味,不过特别热的地方有时候就特别想吃味重一点的东西,不过我绝对绝对不在新加坡吃印度咖喱了,又贵鸡肉又难吃。

另外在食阁吃的一些快餐暂且不说,就是普通自选快餐的味道,价格大概5新币上下。超市里卖的熟食也很一般,不知道是不是肉的原材料不行,但是日本超市的三文鱼还不错,可惜的是太少打折了。

总结一下,食阁吃饭确实是不错的地方,看起来选择虽然多,但是中餐就那么几个,如果想满意的吃上一段时间只能到附近几个食阁慢慢寻觅,但是食阁的距离一般都不会特别近,走路也要十几分钟,所以吃饭还是蛮难的。主要是找一家长期吃饭的地方不太容易,如果我长期吃的话,可能也就猪杂汤,肉骨茶,鸡饭,快餐,鱼粉这几个里面选,估计吃几个月就吃腻了。

价格也确实便宜,属于和国内能打的有来有回的,四五块钱的自选快餐,六七块的鸡饭,猪杂汤,肉骨茶,顶多30到40块钱就能吃很丰盛的一顿肉了。要知道国内去市区的自选快餐,想吃好点30块钱也是跑不掉的,吃个杀猪粉也得20块钱。

和媳妇一起住在一个租的小房间,在一个中部的condo,一个月1400新,房间大概10平米不到,和隔壁房间共享一个阳台,包水电网。虽然是condo,不是组屋,但是也没有抽油烟机,想做炒菜会比较麻烦,住着感觉还可以,其实我觉得这个很好,新加坡的住房和马路基本上都不是直接挨着,就算是组屋,也会隔个三四米,远一点的十几米,中间会有绿化带以及种树。所以只要一下楼,满眼都是绿色,路边也有很多落叶,新加坡自称city in a garden也不是没有道理,同样的房屋价格,不管是和国内比,还是和香港比,环境和人文关怀,都要更好。之前在香港,住在同事家,一没有阳台,二面积非常小,房间小到我躺地上,脚要伸出房间才能放下,而且小区里基本没有跑步和锻炼的地方,大家都是去附近的体育馆锻炼健身。

新加坡也许有诸多缺点,但是房子的居住环境,确实没得说(虽然做不了饭),楼间距和朝向设计合理,组屋白天停车免费,晚上很安静,没有什么蚊子,楼下就有很多锻炼器材,也有超市和食阁,下来就能吃(所以做不了饭也不算太大的缺点对我来说,前提是楼下有我喜欢吃的那家),但是房子也确实不隔音,如果邻居太吵的话也是完蛋。

而且condo有阳台,可以装挂机,香港很多还是窗机,晚上睡觉特别吵,曾经住过的几家香港的酒店,几乎没住到过空调不吵的,晚上外面一直嗡嗡嗡。
不过现在新加坡的组屋也越建越高了,居住质量可能会下降不少。

除了第一天打的外,在新加坡的行程基本都是靠公交或者地铁,新加坡的交通感觉很通畅,每一个路口都有行人过路的按钮,有人过马路就按一下,如果不按的话,在比较繁忙的路口就不给行人绿灯或者要等很久,这就造成新加坡的马路很通畅,这几天下来,坐车几乎没有遇到在一个红绿灯等太久的情况,公交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保持20分钟走10km的速度,也就是说去最西边也用不了一个小时。这点也是很厉害的,可能和拥车证有关,毕竟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没有车。
而且让我震惊的一点,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的货车是能在斗里坐人的,经常看见小货车后面坐了满满当当的工人。
不过除了公交和地铁,就只能走路,走路实在太热了,一点点路都要中暑了。

对了,还有一个缺点,公交和地铁真的很贵,如果用现金的话,3公里左右起步价在1.9新,人民币要十多块钱了,在国内有这钱打的都能随便走了吧,新加坡又不让骑小电驴,天气又这么热,就是逼着组屋的居民就在楼下吃饭了,走十几分钟身上汗都要打湿衣服。

如果用交通费比较的话,新加坡月入4000就和国内月入4000人民币一样了,就是吃饭便宜一点。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新加坡的交通费会这么离谱。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新加坡公共交通公司完全靠车票盈利,政府则是直接给居民补贴,但是人均收入要在1800以下。政府的这个做法确实很难评判,之前还兴起一阵电动滑板车的风潮,不过很快被政府禁了,在这样的条条框框里生活,看似舒适,但是属实很难开心的起来,平时也没看到本地居民有什么娱乐活动,很多老头坐在食阁看报纸看一天也就蹉跎了一天,很难在local脸上看到笑容,这样的生活偶尔来旅游也许不错,但是每天在这里生活,确实心里感到一阵压抑。路上不准吐口水,也不准闯红绿灯,但是两个我都做了,不止一次,但是没什么警察管,和香港不一样,香港市区有很多便衣,看见你违例就过来抓你。在新加坡只要不是特别离谱,一般没什么人管,也算是压抑的生活中一点能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消息了。

总的来说,忽略掉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定,某些略微离谱的物价,在新加坡生活是很惬意的,如果有小电驴骑就更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刮起的AI辅助编程的风,今年我的我后知后觉才用上,用了之后才发现,后悔没早点用上。

  1. 之前公司的呼叫系统准备接入SIPREC,但是网上没有兼容的插件,甚至能正经用的只有opensips一个。后来我鞭策Gemini给我基于pjsip实现了一个siprec客户端,考虑到多进程模型,又让AI给我加班弄了个透明sip代理。
    现在已经测试通过,准备弄到生产环境中了。
  2. 媳妇弟弟放暑假,但是小孩子叛逆期,老丈每天都很担心他去河边钓鱼,比较危险,我手里有弟弟的小米账号,因此可以登陆云服务来查看位置,但是这个账号又不好给长辈,毕竟一来操作复杂,二来万一点到设备发声或者清除数据,更是会加剧家庭矛盾。
    于是我又鞭策AI,实现了一个userscript,直接从云服务的网页中截取定位数据,上传到python实现的后端中,这样就可以实时显示位置了。
    看起来就像这样,不过功能很简陋,以后感觉可以让AI继续添加轨迹显示,电子围栏之类的功能。
    如果让我自己写,估计起码得一两天,AI写的程序,只要让他自己去测试,基本上复制出来就能直接用,非常放心。
    微信图片_20250711182410.png

很久以前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抽烟牙黑了就去洗牙一次,然后就能白很久,还怂恿我一起去。不过那时我的牙齿不算黑,也没什么毛病,唯一一个龋齿还是初中的时候留下的,后来补牙也没多久补牙的材料就脱落了。
去年九月份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拔了牙,本来随便挂了一个号,后来郝主任给我拔的,主任熊腰虎背的,从后面看都看不到脖子,胳膊感觉比旁边助理的腿还粗。一针麻药下去过了十几分钟大概,郝主任拿个撬棒,两手交叉形成支点,大概十秒钟不到就把我那颗折磨了我好几个礼拜的坏掉的智齿拔掉了。果然医生不光得医术精湛,还得有强健的体魄,当然我不是说病人来找茬然后被医生打跑那种。
拔牙后要过几个月才能补牙什么的,于是拔了这颗牙就直接回家了,后来牙也不痛了,就把这些事情都抛到脑后了,该吃吃,该喝喝,可乐那是每天不停。
乐极生悲,今年才到端午,吃鸡的时候塞牙,用牙线扒拉门牙的时候突然卡住了,感觉又有了一个牙洞,心中惶惶不安,第二周马上又来人民医院看牙。
好消息是医生说没有虫牙,坏消息是要洗牙,因为有很多牙结石,虽然很不愿意,但是还是排队等着洗牙。躺上床,医生一直捣鼓,捣鼓了半个小时,有种被严刑拷打的感觉,像是被钝刀子割肉,一直嗡嗡嗡。等洗好牙,漱口的时候才发现,嘴巴里满是血,还混合着零星的黑色的牙结石。还有吸水的那根管子,把舌头都吸肿了,人体工程设计太差了。
不过洗好牙发现,口不臭了,而且感觉牙齿比以前牢固,看来明年还得去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