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加坡陪媳妇,顺便在这里玩了两个礼拜

大部分时候都在吃食阁,有点像大学食堂,吃完餐盘得自己返回回收的架子上,基本上有印度餐,马来餐,中餐炒菜,粉面,烧腊,汤粥,点心。
这几天吃了猪杂汤,肉骨茶,羊肉汤,田鸡粥,印度菜,炸鸡,寿喜烧,还在超市买了荔枝和桃,还有一点点熟食和三文鱼刺身

吃的最多的就是肉骨茶了,吃了三家,牛车水旁边的松发,美世界的坤,还有一家在clementi的食阁里面,松发是属于一吃就感觉很正宗的,浓稠的汤底加满满的胡椒香味,吃起来咸香又暖胃。坤感觉也可以,但是分量略少,而且除了肉骨茶没别的东西了。clementi这家就很一般,还挂了个米其林2024的牌子,但是汤很寡淡,肉也柴柴的,卤猪脚也柴柴的。

美世界地铁站旁边的bukit食阁里面有家羊肉汤也不错,得早点去,切出来的就都是排骨,但是有时候草药味会太重。(联想到新加坡肾病概率很高),希望里面没有马兜铃酸。

寿喜烧和炸鸡都是在乌节路上吃的,寿喜烧是自助,可惜我们两个人战斗力都不怎么样,吃个十多盘肉就饱了,感觉上和国内差不多,但是肉的品种和质量不如一绪寿喜烧。炸鸡吃的四只手指,个人感觉鸡腿很嫩,很好吃,算是比较好吃的韩式炸鸡,在深圳吃的几家韩式炸鸡要么都不入味,要么都柴柴的。从小到大,吃过最好吃的炸鸡是以前家附近后门的,那家还有炸鹌鹑,但是炸鸡腿最好吃,他们的炸鸡腿里面还不知道怎么把辣椒油注射进去了,吃的时候咬下去会爆汁,特别香,而且肉不会太辣,第二好吃的就是大学食堂卖的炸鸡,有小时候吃的鸡腿的大概七分左右,就是出品很不稳定,有时候油多有时候又很柴。

田鸡粥也是在美世界对面的,好像30多块钱有7只牛蛙,3只不辣4只辣的,再加一煲粥,粥已经炖的很烂,像芝麻糊一样,配上牛蛙的酱汁,很好吃,而且和国内比完全不贵。一只牛蛙也有半斤了,7只牛蛙三斤多才一百多在新加坡这个地方属实不贵。

印度菜吃了两次,一次在springleaf,吃的prata还有黄油鸡和咖喱羊肉,味道比较一般,但是也便宜,还有一次在小印度吃的印度餐厅,点了一个馕,红咖喱鸡,黄咖喱奶豆腐,还有一个豆腐。咖喱鸡里的鸡全是特别干的鸡胸肉,但是咖喱还不错,和好侍的咖喱块煮出来很像,但是更浓稠,吃完咖喱打嗝都是咖喱味,不过特别热的地方有时候就特别想吃味重一点的东西,不过我绝对绝对不在新加坡吃印度咖喱了,又贵鸡肉又难吃。

另外在食阁吃的一些快餐暂且不说,就是普通自选快餐的味道,价格大概5新币上下。超市里卖的熟食也很一般,不知道是不是肉的原材料不行,但是日本超市的三文鱼还不错,可惜的是太少打折了。

总结一下,食阁吃饭确实是不错的地方,看起来选择虽然多,但是中餐就那么几个,如果想满意的吃上一段时间只能到附近几个食阁慢慢寻觅,但是食阁的距离一般都不会特别近,走路也要十几分钟,所以吃饭还是蛮难的。主要是找一家长期吃饭的地方不太容易,如果我长期吃的话,可能也就猪杂汤,肉骨茶,鸡饭,快餐,鱼粉这几个里面选,估计吃几个月就吃腻了。

价格也确实便宜,属于和国内能打的有来有回的,四五块钱的自选快餐,六七块的鸡饭,猪杂汤,肉骨茶,顶多30到40块钱就能吃很丰盛的一顿肉了。要知道国内去市区的自选快餐,想吃好点30块钱也是跑不掉的,吃个杀猪粉也得20块钱。

和媳妇一起住在一个租的小房间,在一个中部的condo,一个月1400新,房间大概10平米不到,和隔壁房间共享一个阳台,包水电网。虽然是condo,不是组屋,但是也没有抽油烟机,想做炒菜会比较麻烦,住着感觉还可以,其实我觉得这个很好,新加坡的住房和马路基本上都不是直接挨着,就算是组屋,也会隔个三四米,远一点的十几米,中间会有绿化带以及种树。所以只要一下楼,满眼都是绿色,路边也有很多落叶,新加坡自称city in a garden也不是没有道理,同样的房屋价格,不管是和国内比,还是和香港比,环境和人文关怀,都要更好。之前在香港,住在同事家,一没有阳台,二面积非常小,房间小到我躺地上,脚要伸出房间才能放下,而且小区里基本没有跑步和锻炼的地方,大家都是去附近的体育馆锻炼健身。

新加坡也许有诸多缺点,但是房子的居住环境,确实没得说(虽然做不了饭),楼间距和朝向设计合理,组屋白天停车免费,晚上很安静,没有什么蚊子,楼下就有很多锻炼器材,也有超市和食阁,下来就能吃(所以做不了饭也不算太大的缺点对我来说,前提是楼下有我喜欢吃的那家),但是房子也确实不隔音,如果邻居太吵的话也是完蛋。

而且condo有阳台,可以装挂机,香港很多还是窗机,晚上睡觉特别吵,曾经住过的几家香港的酒店,几乎没住到过空调不吵的,晚上外面一直嗡嗡嗡。
不过现在新加坡的组屋也越建越高了,居住质量可能会下降不少。

除了第一天打的外,在新加坡的行程基本都是靠公交或者地铁,新加坡的交通感觉很通畅,每一个路口都有行人过路的按钮,有人过马路就按一下,如果不按的话,在比较繁忙的路口就不给行人绿灯或者要等很久,这就造成新加坡的马路很通畅,这几天下来,坐车几乎没有遇到在一个红绿灯等太久的情况,公交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保持20分钟走10km的速度,也就是说去最西边也用不了一个小时。这点也是很厉害的,可能和拥车证有关,毕竟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没有车。
而且让我震惊的一点,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的货车是能在斗里坐人的,经常看见小货车后面坐了满满当当的工人。
不过除了公交和地铁,就只能走路,走路实在太热了,一点点路都要中暑了。

对了,还有一个缺点,公交和地铁真的很贵,如果用现金的话,3公里左右起步价在1.9新,人民币要十多块钱了,在国内有这钱打的都能随便走了吧,新加坡又不让骑小电驴,天气又这么热,就是逼着组屋的居民就在楼下吃饭了,走十几分钟身上汗都要打湿衣服。

如果用交通费比较的话,新加坡月入4000就和国内月入4000人民币一样了,就是吃饭便宜一点。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新加坡的交通费会这么离谱。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新加坡公共交通公司完全靠车票盈利,政府则是直接给居民补贴,但是人均收入要在1800以下。政府的这个做法确实很难评判,之前还兴起一阵电动滑板车的风潮,不过很快被政府禁了,在这样的条条框框里生活,看似舒适,但是属实很难开心的起来,平时也没看到本地居民有什么娱乐活动,很多老头坐在食阁看报纸看一天也就蹉跎了一天,很难在local脸上看到笑容,这样的生活偶尔来旅游也许不错,但是每天在这里生活,确实心里感到一阵压抑。路上不准吐口水,也不准闯红绿灯,但是两个我都做了,不止一次,但是没什么警察管,和香港不一样,香港市区有很多便衣,看见你违例就过来抓你。在新加坡只要不是特别离谱,一般没什么人管,也算是压抑的生活中一点能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消息了。

总的来说,忽略掉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定,某些略微离谱的物价,在新加坡生活是很惬意的,如果有小电驴骑就更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刮起的AI辅助编程的风,今年我的我后知后觉才用上,用了之后才发现,后悔没早点用上。

  1. 之前公司的呼叫系统准备接入SIPREC,但是网上没有兼容的插件,甚至能正经用的只有opensips一个。后来我鞭策Gemini给我基于pjsip实现了一个siprec客户端,考虑到多进程模型,又让AI给我加班弄了个透明sip代理。
    现在已经测试通过,准备弄到生产环境中了。
  2. 媳妇弟弟放暑假,但是小孩子叛逆期,老丈每天都很担心他去河边钓鱼,比较危险,我手里有弟弟的小米账号,因此可以登陆云服务来查看位置,但是这个账号又不好给长辈,毕竟一来操作复杂,二来万一点到设备发声或者清除数据,更是会加剧家庭矛盾。
    于是我又鞭策AI,实现了一个userscript,直接从云服务的网页中截取定位数据,上传到python实现的后端中,这样就可以实时显示位置了。
    看起来就像这样,不过功能很简陋,以后感觉可以让AI继续添加轨迹显示,电子围栏之类的功能。
    如果让我自己写,估计起码得一两天,AI写的程序,只要让他自己去测试,基本上复制出来就能直接用,非常放心。
    微信图片_20250711182410.png

很久以前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抽烟牙黑了就去洗牙一次,然后就能白很久,还怂恿我一起去。不过那时我的牙齿不算黑,也没什么毛病,唯一一个龋齿还是初中的时候留下的,后来补牙也没多久补牙的材料就脱落了。
去年九月份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拔了牙,本来随便挂了一个号,后来郝主任给我拔的,主任熊腰虎背的,从后面看都看不到脖子,胳膊感觉比旁边助理的腿还粗。一针麻药下去过了十几分钟大概,郝主任拿个撬棒,两手交叉形成支点,大概十秒钟不到就把我那颗折磨了我好几个礼拜的坏掉的智齿拔掉了。果然医生不光得医术精湛,还得有强健的体魄,当然我不是说病人来找茬然后被医生打跑那种。
拔牙后要过几个月才能补牙什么的,于是拔了这颗牙就直接回家了,后来牙也不痛了,就把这些事情都抛到脑后了,该吃吃,该喝喝,可乐那是每天不停。
乐极生悲,今年才到端午,吃鸡的时候塞牙,用牙线扒拉门牙的时候突然卡住了,感觉又有了一个牙洞,心中惶惶不安,第二周马上又来人民医院看牙。
好消息是医生说没有虫牙,坏消息是要洗牙,因为有很多牙结石,虽然很不愿意,但是还是排队等着洗牙。躺上床,医生一直捣鼓,捣鼓了半个小时,有种被严刑拷打的感觉,像是被钝刀子割肉,一直嗡嗡嗡。等洗好牙,漱口的时候才发现,嘴巴里满是血,还混合着零星的黑色的牙结石。还有吸水的那根管子,把舌头都吸肿了,人体工程设计太差了。
不过洗好牙发现,口不臭了,而且感觉牙齿比以前牢固,看来明年还得去洗。

  (一)独珠回峰

  是指独珠岭,在今老城镇境内,老城墟以东七里铺处,山脉由马鞍山来,一峰耸立,形圆如珠,因此得名。古人游览留诗多首,其中明朝镇琼兵巡提学道姚履素赋诗:“危峦孤耸碧空间,五指擎来镇百蛮。矫若苍龙初出海,团如玉兔半衔山。雨余忽讶清泉涌,云破犹疑合浦还。千载投珠传盛事,会留溟客扪萝攀。”

  (二)双滩赴海

  即内滩和外滩,亦称内水帘和外水帘,均在老城镇境内,老城墟以西,原通潮阁门外。元朝建塔纪之,今址无稽。双滩赴海为古时天下奇绝,游人留诗多首,明朝澄迈知县曾拱璧有诗:“萦回涧水出堤陲,流自何年缘且漪。双练倚虹分有玉,合澜绕塔奏埙篪。势归海壑含千溜,景作蜃楼吐一奇。农事而今方举趾,滩头听雨长春澌。”

  (三)永庆丛林

  在老城镇境内,老城墟东二里,即今南泰鳄鱼湖处。古有永庆寺,周围多长树木,遮天蔽日,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是古时游览胜地。明朝澄迈名贤曾沂以《永庆丛林》为题赋诗:“梵宫森植有丛林,苑翳虬盘院宇深;四际不闻钟鼓响,在中只见影阴阴。”苏东坡曾到此游览。

据清康熙十一年重修的《澄迈县志》载:永庆寺位于澄迈县县治(今老城镇老城墟)东门外二里,即今老城开发区盈滨半岛入口处。

  (四)大胜参天

  是指大胜岭(今称颜春岭),在马村镇境内,山峰耸峙。明朝邑宰(旧时县令别称)韦裘修建石亭于岭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各地人士云集于此,登山眺望吟诗作赋,是古时游览胜地之一。民间传说西汉时期,路侯伏波将军出征屯兵于此,曾获大胜而故名;澄迈县明朝进士唐绢有《大胜参天》诗云:“遐陬海岳萃精英,形势嵯峨接太清。四顾峰峦还揖拱,一方人物此钟生。云扬汉将千年帜,月射郎宫九日亭。胜概昭昭垂竹帛,乾坤万古共清宁。”

  (五)北岸渔歌

  位于今老城、马村以北海岸。沿海居民,靠海为生,出海捕鱼,逢丰收季节,满船银鳞满船歌,一派欢乐气象,吸引游人。明朝镇琼兵巡提学道姚履素有诗:“出郭江天风日和,尘粉未许到烟波。依依岸柳回轻棹,逐逐溪花上短蓑。缄素漫夸双鲤富,驾山不羡一鳌多。扁舟上得渔家乐,笑傲沧浪发浩歌。”

  (六)西峰牧笛

  西峰岭,在今桥头镇境内。岭上有山涧,水清泉洌。由于水草充足,是放牧的好地方,也是游览胜地。古设有群神社于此,昔人常在此祷雨。山下有西峰驿馆(荒废已久)。明朝镇琼兵巡提学道姚履素有诗云:“树石连绵曲迳开,峰头牧竖漫迟回。新苗雨过青如发,细草春深绿似苔。错认桓伊横笛至,却疑李耳跨牛来。临风信口吹成调,一任疏林返照催。”

  (七)通潮飞阁

  通潮阁(即通潮驿),本名通明阁,是古代官员往来和传递公文人员的住宿地点。在老城镇老城墟,原县治西门外(今老城糖厂内)。元符三年,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被诏移廉州时,路经澄迈渡海,在通潮阁作诗三首。

  (八)伏波灵祠

  伏波庙,宋朝初时建于县治老城东南二里,腾龙庵附近,明朝副使邝彦誉重修,后迁天池书院旧址,未久迁博见地;明代澄迈知县曾拱璧迁于西门(今老城墟西);后迁老城北(今老城糖厂附近)。明朝澄迈训导刘案曾以《伏波灵祠》为题,作诗一首:“功在嫖姚伯仲间,平生壮气可摧山。堂堂古庙澄江上,绘像今犹慑百蛮。” (孙中积)

就刚才,发现现在这个blog无法访问,浏览器一直转圈圈,没有加载出任何东西。
caddy里面没有访问的日志,抓了下包发现443有包,来回的都有,那应该还是php-fpm的问题。

上次也是同样的问题,只要把php-fpm重启就好了,然后把max child调大了,但是现在child加起来应该只有几十个,距离设定的128还差很远。

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有发现有人说相似的问题,FreeBSD+caddy+php-fpm,不知道是连接数量限制还是什么原因,但是都没有日志出来,不过有其他IP访问的日志,说明caddy还在干活。

不想折腾,于是装上nginx算了,caddy就是证书比较方便,不过加个acme.sh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照例感慨一下,如果自己不懂的东西,可能真的懒得追究是什么原因了,直接换最方便。